英文原文
There is a safe protected by a password. The password is a sequence of n
digits where each digit can be in the range [0, k - 1]
.
The safe has a peculiar way of checking the password. When you enter in a sequence, it checks the most recent n
digits that were entered each time you type a digit.
- For example, the correct password is
"345"
and you enter in"012345"
:<ul> <li>After typing <code>0</code>, the most recent <code>3</code> digits is <code>"0"</code>, which is incorrect.</li> <li>After typing <code>1</code>, the most recent <code>3</code> digits is <code>"01"</code>, which is incorrect.</li> <li>After typing <code>2</code>, the most recent <code>3</code> digits is <code>"012"</code>, which is incorrect.</li> <li>After typing <code>3</code>, the most recent <code>3</code> digits is <code>"123"</code>, which is incorrect.</li> <li>After typing <code>4</code>, the most recent <code>3</code> digits is <code>"234"</code>, which is incorrect.</li> <li>After typing <code>5</code>, the most recent <code>3</code> digits is <code>"345"</code>, which is correct and the safe unlocks.</li> </ul> </li>
Return any string of minimum length that will unlock the safe at some point of entering it.
Example 1:
Input: n = 1, k = 2 Output: "10" Explanation: The password is a single digit, so enter each digit. "01" would also unlock the safe.
Example 2:
Input: n = 2, k = 2 Output: "01100" Explanation: For each possible password: - "00" is typed in starting from the 4th digit. - "01" is typed in starting from the 1st digit. - "10" is typed in starting from the 3rd digit. - "11" is typed in starting from the 2nd digit. Thus "01100" will unlock the safe. "01100", "10011", and "11001" would also unlock the safe.
Constraints:
1 <= n <= 4
1 <= k <= 10
1 <= kn <= 4096
中文题目
有一个需要密码才能打开的保险箱。密码是 n
位数, 密码的每一位是 k
位序列 0, 1, ..., k-1
中的一个 。
你可以随意输入密码,保险箱会自动记住最后 n
位输入,如果匹配,则能够打开保险箱。
举个例子,假设密码是 "345"
,你可以输入 "012345"
来打开它,只是你输入了 6 个字符.
请返回一个能打开保险箱的最短字符串。
示例1:
输入: n = 1, k = 2 输出: "01" 说明: "10"也可以打开保险箱。
示例2:
输入: n = 2, k = 2 输出: "00110" 说明: "01100", "10011", "11001" 也能打开保险箱。
提示:
n
的范围是[1, 4]
。k
的范围是[1, 10]
。k^n
最大可能为4096
。
通过代码
高赞题解
题意描述
求出一个最短的字符串,使其包含从 $0 \sim k^n$($k$ 进制)中的所有数字。
题意转化
首先对题意进行转化和抽象,具体方式类似官方题解,即将所有的 $n-1$ 位数作为节点。每个节点有 $k$ 条边,节点上添加数字 $0 \sim k-1$ 视为一条边。
举例说明,如 $n=3,k=2$(三位二进制数),其节点(二位二进制数)为 $“00”,“01”,“10”,“11”$,每个节点有 $2$ 条边,节点上添加数字 $0 \sim 1$ 可转化到自身或另一个节点,如下图所示。
如果我们从任一节点出发,能够找出一条路径,经过图中的所有边且只经过一次,然后把边上的数字写入字符串(还需加入起始节点的数字),那么这个字符串显然符合要求,而且找不出比它更短的字符串了。
直观解法
直觉上,有一种思路,就是从任一节点开始,从 $0 \sim k-1$ 遍历,只要有可用的路就走,直到无法继续为止。
仍以 $n=3,k=2$ 为例:
<,,,,,,>
我们走到了起始点 $“00”$,发现没有路可以走了,但是,仍有一些边没有遍历到。
这时该怎么办?
一种方法是官方题解中给出的,我们另选一个节点,从该节点出发,再找一条路径(01→11→11→10→01):
然后把它和一开始的路径(00→00→ [01] →10→00)结合起来(00→00→ [01→11→11→10→01] →10→00)即可。这是官方的 dfs 思路。
贪心构造算法
但是我们还有一种更简单的贪心思路。
注意到,当我们无路可走时,一定是在起始点,并且起始点的所有边都已经过。 这是因为所有节点的入度和出度均为 $k$。如果我们不在起始点,那 “只要有进去的路,就一定还有至少一条出去的路”。
再看之前出现的无路可走的情况(下图),我们发现,起始点回的太早了。从贪心的角度来想,如果可以 尽可能晚返回起始点,就能遍历更多的边。
如果实现这个算法呢?很简单,稍微改动之前的算法即可。我们选择 $“00”$ 作为起始点。但是每次要选择添加的数字时,从大数字开始(即从 $k-1$ 遍历到 $0$)。这样可以尽可能晚地回到起始点。
首先拿上面 $n=3, k=2$ 的例子验证一下:
<,,,,,,,,,>
是不是感觉很神奇。
代码也很简单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string crackSafe(int n, int k) {
int kn = pow(k, n), kn_1 = pow(k, n-1), num[kn_1];
fill(num, num + kn_1, k-1);
string s(kn + (n-1), '0');
for(int i = n-1, node = 0; i < s.size(); ++i) {
s[i] = num[node]-- + '0';
node = node*k - (s[i-(n-1)]-'0')*kn_1 + num[node] + 1;
}
return s;
}
};
时间复杂度: $O(k^n)$。
空间复杂度: $O(k^n)$。如果不考虑输出字符串,为 $O(k^{n-1})$。
正确性证明(进阶)
下面从原理上证明一下。
我们简化一下上面的图,仅画出添加的数字为 $‘0’$ 的边:
有没有感觉像一棵树。实际上,忽略箭头的方向,再忽略节点 $“00”$ 上的自环,这就是一棵树。
好了,下面我就把它当成一棵“伪树”了,根节点为 $“00”$。
- 我们从根节点 $“00”$ 出发,首先选择数字 $‘1’$ 的边(简称 出边 $1$,图中省略)进行遍历。
- 不管之后如何遍历,我们一定会再次返回节点 $“00”$。那我们会从哪个节点返回呢?一定其“子”节点 $“10”$,添加数字 $‘0’$ 后返回。
- 那么,节点 $“10”$ 既然遍历了 出边 $0$,那么其 出边 $1$(图中省略)自然也已经被遍历了,因为我们从大到小遍历添加的数字。这样,节点 $“10”$ 被遍历了 $2$ 次。
- 节点 $“10”$ 可以由其 “子”节点 $“01”$、$“11”$ 添加数字 $‘0’$ 到达。因为节点 $“10”$ 被遍历了 $2$ 次,所以节点 $“01”$、$“11”$ 的 出边 $0$ 遍历过。那么同理,其 出边 $1$ 也一定被遍历过,因此节点 $“01”$、$“11”$ 也都被遍历过 $2$ 次。
- 综上所述,当我们返回节点 $“00”$ 时,其余节点都遍历了 $2$ 次。这表明此时,除了节点 $“00”$ 的自环之外,其余节点的所有边都已经被遍历。因此我们只需遍历节点 $“00”$ 的自环即可遍历完所有的边。这样,当我们最后一次返回节点 $00$ (即通过自环返回时),所有节点的所有边都已被遍历。
- 大家也可以对照上面的动图来理解一下。
对于其他示例,我们也可以只画出数字为 $‘0’$ 的边,构造出类似的“树”装结构。
如 $n=3,k=3$ 时为:
通过类似的证明可得,采用该算法,当我们最后一次返回节点 $00$ 时,原有向图中的所有边都已被遍历。
针对 $n=3,k=3$ 的情况,程序运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,可以根据程序运行的过程来理解算法的正确性。
<,,,,,,,,,,,,,,,,,,,,,,,,,,,,,,,>
针对一般情况的证明:
- 对于任意 $n,k$,图中共有 $k^{n-1}$ 个节点,每个节点有 $k$ 条边连入,$k$ 条边连出,共 $k^n$ 条边。
- 仅考虑对应数字为 $‘0’$ 的边,则每个节点有 $1$ 条边,共有 $k^{n-1}$ 条边。若忽略节点 $0$ 的自环,则共有 $k^{n-1} - 1$ 条边。
- 若不考虑边的方向,则这 $k^{n-1}$ 个节点一定同属一个连通域,因为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不断添加 $‘0’$ 到达节点 $0$,从而与节点 $0$ 联通。因此这 $k^{n-1}$ 个节点、 $k^{n-1} - 1$ 条边只能形成一个树状结构。令节点 $0$ 为根节点。
- 从根节点 $0$ 开始遍历。当我们最后一次进入根节点时,根节点的所有边(指原有向图中的边)已被遍历。因此根节点的所有(直连)子节点($1…0$、$2…0$ ~ $k-1…0$,共 $k-1$ 个)的 出边 $0$ 也已被遍历。由于我们从大到小遍历边,因此子节点的 所有出边 被遍历过。又因为节点的入边和出边数量相等,所以其 所有入边 也被遍历过。
- 类似地思路可以地推得,若一 非叶节点 的所有边都被遍历,其所有的(直连)子节点 的 所有边 也都被遍历了。
- 通过递归地分析可知,当我们最后一次进入根节点时,原有向图中的所有边已被遍历。
统计信息
通过次数 | 提交次数 | AC比率 |
---|---|---|
3407 | 5731 | 59.4% |
提交历史
提交时间 | 提交结果 | 执行时间 | 内存消耗 | 语言 |
---|